在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浪潮下,清华大学通州基地项目为智能建造的发展持续“加码”,积极引入“无人智能升降机”,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填补了通州区在智能施工电梯无人作业的空白,更为北京市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清华大学通州基地项目举办智能升降机应用技术交流观摩会。北京建工集团科技质量部副部长杨震卿、齐翰,六建集团智能建造中心、北京宏升卓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以及来自16家建工集团二级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共计60余人参加。在观摩活动中,大家前往施工现场亲身体验智能化无人驾驶施工升降机,就智能化无人驾驶升降在安全、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直观感受AI赋能智慧工地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据了解,智能化无人驾驶施工升降机的优势十分显著。区别于传统施工电梯,智能化无人驾驶施工升降机无需专人操作,吊笼可自动响应楼层外呼和笼内选层指令自动停层,有效减少75%的人工成本;同时,智能化升降机还具备智能呼梯调动系统、搭载人数识别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监控管理系统、自动笼门开闭控制系统、货运模式等一系列先进功能,有效解决传统施工电梯使用效率低下的弊端,显著提高垂直物流通道的运输效率大幅推动施工进度,真正为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除此之外,智能化无人驾驶施工升降机配备多项安全装置,如安装运行通道防碰撞系统,该系统实时检测障碍物,能在吊笼上下运行碰到障碍物时,立刻反馈控制系统,自动停止运行;配备4G视频监控系统,此系统可实现手机端、电脑端远程监控,实现在办公室即可掌握施工升降机实时动态,以及双重防夹系统、应急控制系统、手/自动切换双模式操作系统、故障自诊断与检修模式等6大安全保障,实现施工设备的本质安全,为施工现场零事故保驾护航。
据悉,清华大学通州基地项目作为北京市首次、首批入围“北京智能建造试点工程”之一的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以精益建造为建设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推动“智能建造+安全生产”深度融合。项目先后引入塔机顶升降节安全监控数智化系统技术、智能烟感报警器、高支模监测系统、智能安全帽、临时用电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全力打造绿色化、智慧化工地,为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