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端午情长,端午节到来之际,海淀区上地东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亮出崭新外立面。包粽子、熏艾草、赠香囊……5月28日,小区的居民们与承担改造施工任务的六建建设者们欢聚一堂,提前庆祝端午佳节,共同“建”证家园的点滴变化。 “老房子”变身“好房子”的喜悦,更让“老街坊”们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憧憬”。
上地东里小区始建于九十年代初期,共计54栋楼,总建筑面积24.86万平方米,共计2888户,常住居民上万人。作为海淀区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工程,项目于2024年9月14日正式开工,六建集团组建精干项目团队,跑步入场,开启这项新挑战。
老旧小区改造,沟通问题是项目团队的必答题,各家的具体实际情况,业主的时间安排……庞杂的“数据表格大海”,项目员工捋着累,小区居民填着烦,针对这样的“痛点”,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套“城市更新数字化管理系统小程序”,这套小程序由项目端和业主端共同构成,居民填写调查表、统计调查表、预约改造时间、动动手指,轻松实现。
同时,通过项目端收集起居民对改造的差异化需求,初步积累起来的“大数据”可以更加精准、快速地响应居民的改造需求。此外,小程序里还能看到各楼栋及居民家中改造前后对比、拟参与改造情况以及个性化改造需求等各关键要素进行实时互联。有数据可查、有图片可看、有方案支撑,全过程可管、可控,信息共享、工作互联,居民打开手机,“改什么”、“怎么改”,一目了然,“菜单式”的数智赋能铺展开来,既扮靓了小区“面子”,更充实了项目团队项目管理的“里子”。在数智思维的加持下,项目团队仅用25天就完成了全部2888户住户的入户调查,提前15天完成外檐改造,得到了上地街道、社区、物业及居民们的认可和肯定。
“群众满意”,这是项目团队在改造施工中遵循的最高标准,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项目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企地共建、搭设居民沟通桥梁,与属地党组织携手构建临时党支部,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团结社区党员志愿者带动居民群众主动了解改造、参与改造,形成多方联动协作机制,切实发挥各方力量在改造中的最大效能。党建联动下,项目团队做到了民声必听、难题必解、反馈必回,结合老旧小区实际状况,项目团队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生活场景和意见建议,和设计团队的多次沟通,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工匠精神”,是项目团队在实施改造中擦亮的金字招牌。施工中,项目团队将“温度”灌注在每一处改造的细节。在屋面保温防水施工中,项目团队每周定期质量联检,确保有问题第一时间调整优化,在保证项目进度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在窗户改造中,项目团队坚持“一窗一测量、一窗一制作、一窗一安装、一窗一封闭”,拆改不过夜,选用的65系列6+12A+6单框双玻中空新型节能胶条密闭塑钢平开窗,有效增强了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了门窗能耗,既让室内更舒适,又让建筑更节能、提高了建筑节能水平,居民居住舒适体验拉满。
一系列匠心建造和暖心举措,奠定了上地东里小区居民们的齐声赞誉。接下来,项目团队将全面启动管线改造施工阶段,针对厨房空间上下水改造对居民自家自有装潢的影响,将采取“最小扰动”原则,通过精细的整体切割安装,确保居民自家原有的装饰装潢整体拆装,可以在管线改造完成后“原样归位”。项目团队将以最强的担当和技艺,守护居民的安居梦想,为居民未来的美好生活打造理想的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