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编外”安置房建设者的48小时(北京商报)

  • 时间:2012-08-02

  昨日一大早,站在房山区南窖乡安置房工地前,持续了两天的中雨让本就难走的路面更加泥泞,踩上一脚泥浆立刻没过脚背,雨还在下,雨滴砸在伞上,溅在身上,即使有雨伞、雨衣和雨鞋的三重防护,基本也是淋个透心凉。

  即便如此,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有个安稳住处,这里的工人师傅们和全房山区50个安置房建设点、近9000名工人一同坚守着岗位,没有一个停工,一周之前刚刚办完退休的“编外”人员王占强便是其中之一。

  7月29日晚8点,一辈子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刚刚办完退休的王占强坐在家里正想看奥运会开幕式的重播,然而一阵清脆的铃声,听筒里传来了徒弟马鹏飞的声音:“师傅!我们在房山抢险救灾建安置房呢,可是现场管理人员太少,您能来吗?”

  “没问题,什么时间过去?”

  “明早7点,您收拾收拾,有人去家里接您!”小马好像早就知道师傅肯定会答应,车已经安排好了。

  7月30日早上8点半,一个个头矮小的身影出现在南窖乡安置房施工现场,他就是作为编外人员出任北京建工六建集团南窖乡安置房生产指挥的王占强。由于此前连续降水,安置房工地的饱和强度已经达到极限,底板施工异常艰难,直到7月31日凌晨2点,王占强才和其他同志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临时住处,4个小时的短暂休息过后,他再次出现在施工现场。

  然而由于持续降雨,车不停地打滑,工地门前,四五辆运送板材、彩钢屋顶的大型运输车尝试多次都无法进入施工工地,等不及的王占强带着工人们只能徒手将钢材一根根扛进工地,凉爽的天气,他们的头上也满是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

  王占强坦言,连续两天的大雨,对安置房的施工影响非常大,场地湿滑,不但材料运不进来,即便是运进来的材料,在安装时难度也特别大,往常十几分钟就能安完的一块房顶支架,现在四五个人,1个小时也未必能装上,人员就显得更不够了。

  “我这辈子什么都不信,谁也没求过,可我现在真的想求求老天,别下雨了,灾区群众已经够不容易的了。”王占强说。(商报记者 齐琳)

北京建工六建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3 备案号:京ICP备13034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