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秋送爽,新落成的北京理工附中高中部迎来了首批学生的到来。
项目位于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用房、办公及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此次项目建成,将在学校原有教学班级基础上增加36个教学班、1620个学位,有效补充了区域高中学位缺口,丰富了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同时增强了良乡大学城公共服务承载力,促进职住平衡,吸引了更多人才入驻、扎根房山。
项目团队自开工就确立了“践行教育设施建设新理念,创建房山精品示范工程”的目标,按照“精品、可靠、绿色、人文”的创优规划,力争把此教育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成标杆和精品。面对高标准、严质量的建设要求,项目团队紧盯工期任务目标,坚持安全和质量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推进进度。
项目南侧紧邻学校,北侧为商住房,现场场地狭小,无法形成循环路,布置难度大,十分“局促”。面对有限的施工空间,项目团队及时调整策略,通过精细化的场地规划与动态调度,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他们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将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有效减少了现场作业面积。同时,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了不同工种之间的交叉干扰,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在追求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同时,项目团队运用了多项智能化、绿色施工技术。项目采用了钢结构深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与预制安装技术,显著提升了建筑质量,同时减少了20%的材料浪费,展现出高效与环保的双重优势。此外,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施工现场设备与人员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潜在风险,保障了施工安全。项目还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技术,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方案与设备,推广可再生材料,并优化工艺以减少环境影响,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充分体现了智能绿色施工的典范作用。
钢结构安装阶段,面对钢柱体积庞大、安装精度要求高的挑战,项目团队运用BIM模型进行高空对接的虚拟预演,提前发现并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安装难题。在高空作业中,BIM模型提供的精确坐标与角度信息,为安装人员提供了可靠的指导,确保了钢柱分节之间的精准对接。同时,BIM技术还辅助了焊接工艺的优化,通过模拟焊接过程,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对称等速焊接方法,成功控制了焊接变形,保证了焊接质量与效率。